科技信息资讯,更全更新信息实报!
首页 > 大数据> 正文

“头雁”高飞 北京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生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12 09:32

  无人驾驶、智慧工厂、远程医疗……如今,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北京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医疗、安防、教育等领域,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作为科创资源密集的高地,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日趋形成国际重大原创成果涌现、头部企业荟萃聚集、创新创业活跃的AI产业新生态,朝着成为新一代创业公司的灯塔、人工智能创业者的乐土、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领头羊的目标不断迈进。

  构筑创业者乐土,营造以创新为荣的氛围

  “北京拥有人工智能创业所需的人才、资本、政策等要素,政府还主动提供了多种人工智能落地场景。而我们是在中关村的创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这里有一种以创新为荣的氛围。”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伟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高端人才是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为了赢得更多全球顶尖人才的“芳心”,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创新中心,北京出台了签证便利化等一系列面向国际人才的新政,旨在吸引全球一流的科学家及其研发团队来到中关村科技园区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2020北京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显示,北京拥有全国近一半的人工智能高层次学者,成为国内甚至全球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中心,核心产业人才总规模超过4万。

  在人工智能创业人才中,一半以上的创业人才毕业于北京高等院校。据统计,在国际顶级期刊或高端会议发布过论文的北京人工智能领域学者超过4000人,约占全国总数的三成。

  2018年11月14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源研究院)成立。“按照2018年初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的《北京市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我们建立了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科研体制,探索出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开放生态育创新、青年人才挑大梁’为核心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智源模式’。特别是‘以人才为中心、鼓励自由探索、坚持求真务实、不论资排辈’的人才发展模式,让想干事、能干事的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构建出欣欣向荣的AI人才生态圈。”智源研究院院长黄铁军介绍道。

  提升原始创新力,重大成果相继涌现

  “以前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将会出现在很遥远的未来。而今天,它正慢慢走入我的生活……”不久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居民杜女士在打到“主驾无人”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后兴奋地向科技日报记者说,只需在手机App下单叫车,然后上车刷脸确认,自动驾驶汽车就可带她去往目的地。

  除了Robotaxi,如今北京经开区已成为拥有AI硬核技术的自动驾驶成果转化落地的“第一现场”,每天来“路考”的智能网联汽车也越来越“聪明”。

  而这一切始于2020年9月。彼时,北京市设立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并以北京经开区约60平方公里的面积划定范围。

  “截至今年6月中旬,在示范区常态化开展测试和商业化服务的各类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超过300辆,其累计测试里程约590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100圈,而且示范区内已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累计服务8万余人次。”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这只是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目前,北京依托突出的科技资源和强大的人才优势,大幅提升了人工智能原始创新能力,一批国际重大原创人工智能成果相继涌现,在17个AI细分领域领跑全国。

  不仅如此,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北京城市治理、业务协同、降本增效、赋能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1年初,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海淀城市大脑)正式投入运行。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高度集成的智慧管理体系——“城市大脑”,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据海淀城市大脑专班相关负责人严泰光介绍,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应用的中试平台,海淀城市大脑创新采用“四轮驱动”“三融五跨”的崭新机制,突出“需求牵引、业务驱动”的技术逻辑,构建了海淀城市大脑“1+1+2+N”的独特基础架构,即一张感知网、一个智能云平台、两个中心(大数据中心、AI计算处理中心),并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竞争方式,灵活、优先采用先进技术缔造出N个城市级创新应用场景。

  培育产业生态“土壤”,打造未来发展“核爆点”

  作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头羊,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全国第一。据统计,截至目前,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约为1500家,占全国的28%,其中30余家是先进创新企业。

  2021年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对我国各地区企业能力、学术生态、资本环境、国际开放度等指标评价的研究结果显示,从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指数综合排名来看,北京市名列全国榜首,分值为82.37。

  人工智能产业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培育产业生态的“土壤”。近年来,北京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场景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先行先试,全方位构建出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2019年2月18日,北京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立,这是我国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据统计,2020年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产值规模达1860亿元,同比增长9.8%,相比2016年产值增长逾一倍。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北京将继续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突出“头雁”作用、先行先试,为持续优化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生态做出探索,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力争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北京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学术思想、基础理论、顶尖人才、企业创新和发展政策的源头,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迈进。

23

创业速递

更多 >

热门文章

  • 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大咖们上演“头脑风暴”
    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大咖们上演“头脑风暴”

    推动人工智能在规范中发展,大咖们上演“头脑风暴”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近日,一场立法征集意见座谈会在湾谷科技园杨浦区人...

  • 电商平台齐力拧开消费增长阀门 扶持中小商家激发生
    电商平台齐力拧开消费增长阀门 扶持中小商家激发生态活力

    电商平台齐力拧开消费增长阀门 扶持中小商家激发生

      今年618处于消费提振关键期,是刺激消费、重拾信心的重要节点。从京东、淘宝天猫、抖音、快手、美团、小红书等平台公布的618数

  • 阿里变革顺利推进 张勇专职阿里云 蔡崇信吴泳铭接
    阿里变革顺利推进 张勇专职阿里云 蔡崇信吴泳铭接任集团董事长和CEO

    阿里变革顺利推进 张勇专职阿里云 蔡崇信吴泳铭接

    6月20日,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通过全员信宣布,阿里的自我变革正顺利平稳推进,1+6+N的全新业务集群基本成型

  • vivo X90s 上手体验:“青漾”勾画清凉夏
    vivo X90s 上手体验:“青漾”勾画清凉夏天 影像性能再度升级

    vivo X90s 上手体验:“青漾”勾画清凉夏

    中国网科技6月27日讯(记者 张润琪)炎炎夏日,难寻得一丝清凉,如今,vivo发布的X 90s全新配色青漾自带凉意属性,沁人心脾

  • 卡游向上海市消保基金会发起公益捐赠,致力文化消费
    卡游向上海市消保基金会发起公益捐赠,致力文化消费高质量发展

    卡游向上海市消保基金会发起公益捐赠,致力文化消费

    6月28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基金会和卡游动漫共同发起守正创新 让青少年更好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主题沙龙在上海举办。  该活动旨在

  • 荣耀Magic5 Pro三年磨一舰,荣获2023
    荣耀Magic5 Pro三年磨一舰,荣获2023年亚洲最佳智能手机奖

    荣耀Magic5 Pro三年磨一舰,荣获2023

     2023年6月30日,荣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荣耀Magic5 Pro再获奖项:2023年亚洲最佳智能手机奖。最佳智能手机奖曾于

人工智能

更多 >

物联网

更多 >